為促進香港經濟復甦,各界近日開始反思提升香港的接待能力,並討論是否先重開與深圳的「一簽多行」政策,最後輻射整個大灣區都實現「一簽多行」。但香港與內地本就份屬一國,而且與深圳也在一個灣區之內,既然大家都說要構建一日生活圈,那人與人的流動措施理應越來越多。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,經濟要素理應越自由流動越好,包括人、資金、技術等等,恢復「一簽多行」是必然,但我認為業界的反思不該是停留在提升接待能力上,大家更應該反思為什麼當初要向中央爭取取消「一簽多行」?
「一簽多行」原本是2009年內地為符合資格的深圳居民,提供赴港一年期多次入境香港的簽注安排,但是當時由於產生不少兩地間的矛盾,因為來香港的內地人太多了,但香港接待能力跟不上從而影響到社會民生,包括2012年香港市民抗議內地水貨客,導致2013年香港實施限制嬰幼兒奶粉出口的「限奶令」。特區政府2014年6月向中央政府提出以「一周一行」替代「一簽多行」政策,深圳市政府於2015年4月起暫停簽發「一簽多行」,改為「一周一行」。
現在大家為爭取「一簽多行」去反思提升接待能力,為什麼十年過去了我們還停留在「接待能力」方面呢?說到底人為的干預就是會破壞市場自由發展。
干預窒礙香港發展機遇
我們不妨一起去思考另外一個政策——「限奶令」。因為多內地人來港買奶粉太多,因此政府下令要限制帶過關。2019年曾經有聲音要求政府檢討,但政府的反應是:不撤銷「限奶令」,因為內地需求依然強勁。奇怪了,我們打開門做生意,不是應該歡迎市場需求嗎?市場需求大,市場會自動適應,經過一段時間,供應商肯定會增加香港市場的供應來滿足需求,沒有理由有生意都不做。當然如果需求增加得太快,供應可能跟不上,會經歷一段時間的痛苦,但這種痛苦正正是促使進步的動力。如果我們熬不了痛,一痛就禁,到頭來我們只會故步自封,令本來存在的需求失去了。
這些年香港為什麼找不到發生空間?我認為最深刻的教訓是:香港人什麼時候變得如此不能熬苦?不能承受變化帶來的代價?政府為了遷就民意,三番四次將香港的機會堵死了。試想想如果當年沒有「限奶令」,而是任由內地人繼續買,說不定香港有機會成為區內的嬰幼兒產品、婦嬰產品的集散地。香港的傳統角色不正就是經貿中心嗎?我們不願意付出代價,只會不斷被別人搶去生意。
事實上任何經濟發展,都會帶來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損,也會遇到反對聲音,香港這些年來沒有找到自身發展空間,很重要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我們熬不了痛。當市場出現機會的時候,必然會影響到某一個部分人的利益,但只要一有反對的聲音,政府馬上就要採取行政干預的措施,這才是真正阻礙經濟發展的原因,凡事人為干預,一定導致經濟失去發展動力。
所以我認為應該馬上恢復和擴大「一簽多行」,不是因為遊客少而去增加旅客來港,不是「頭痛醫頭、腳痛醫腳」,而是基於大灣區內人員流動限制應該越少越好這個邏輯。當然,也許放開了以後人會很多,接待能力會出現一段時間的短缺,但也請大家不要再走回頭路。政府不要去人為干預,讓市場自動去適應之後才能知道如何往前走。就像一個孩子要成長,他需要經受困難,如果父母因為一次摔跤就馬上叫停,那這個孩子將註定無法成長。
文:吳桐山
時事評論員、學研社成員
*作者文章觀點,不代表堅料網立場